长三角“十三五”新目标: 力争区域经济总量全国占比提升
发布时间:2019/10/7 4:12:13

长三角“十三五”新目标: 力争区域经济总量全国占比提升

       近日,长江三角洲地区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合肥举行。会议提出,“十三五”时期,长三角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区域经济总量占全国的份额得到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长三角三省一市2006年-2014年经济总量数据发现,相比“十一五”时期,长三角“十二五”的区域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占比或将有所下降。

  实际上,自“十一五”以来,长三角经济占全国的比重就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2011年至2015年前三季度,长三角四地经济总量全国占比约为23.53%,相比“十一五”时期的23.85%,下降0.32个百分点。

  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产业能级如何提升、区域如何协调发展,都将决定长三角2020年区域经济总量全国占比能否提升这一目标的达成。

  信息经济、智能制造推动长三角经济增长

  “十二五”时期,在资源、环境、劳动力成本等硬指标的倒逼下,长三角地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深化,三产服务业比重持续提高。

  数据显示,2014年,长三角核心区16个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在40%以上。其中,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60%,南京、杭州占比超过55%,舟山、苏州、无锡、常州占比也超过了45%。

  也就是说,第三产业已成为长三角多地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与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升相对应的是,四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第二产业增速均处下降态势。以上海为例,从2015年前三季度数据来看,上海工业增加值下滑幅度较大,六大支柱产业中五个都出现了负增长。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长三角‘十二五’时期的区域经济总量占比下降,因为服务业比重的提升反映了一个经济增速的变化。在服务业占比还会继续提升的趋势下,经济增速还会有所放缓,但是经济结构得到了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表示。

  因此,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通过“互联网+”、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的培育,来破题产业发展能级不足的问题,提成为长三角“十三五”的共识。

  在陈耀看来,长三角地区在信息经济、智能制造等方面领先全国,很多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也发生在这些领域。“在未来一段时期,这些产业会对长三角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事实上,这样的产业布局思路已在江苏、浙江对“十三五”的定调中有所体现。

  江苏省委对“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进一步完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此外,而浙江对“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大力推进产业创新,明确了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万亿产业创新发展思路,着力培育支撑浙江未来发展的大产业。

  安徽的机遇

  多位区域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同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长三角四省市的经济发展节奏也不尽相同,尤其是对于长三角“扩容”后新融入的安徽来说,经济发展还相对不足。

  “目前来看,安徽在融入长三角后,会在发达地区的带动下,实现一个相对较快的发展。这同时也意味着未来对于长三角的经济总量提升会有很大贡献。”陈耀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同时,长三角城市群的打造,也会进一步形成产业聚集。长三角联席会议指出,加快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充分发挥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和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南京、杭州、合肥副中心城市的国际化水平。

  在浙江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徐剑锋看来,长三角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能促进区域内的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

  安徽经济研究院区域所所长徐振宇表示,现在江浙沪一些投资和项目正在皖江城市带、合肥都市圈等地积极布局,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这些都会对安徽经济的提升起到一个推动作用。

  此外,通过发挥区域改革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区域发展能级,成为另一条促进经济快速增长路径。

  根据上述会议,“十三五”时期,长三角地区将推进重大改革试点示范,深化南京服务业综合改革、温州金融改革和苏州、合肥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等试点,推进沿江港口一体化改革,推进上海“四个中心”、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南通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安徽皖江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区域改革创新品牌。

 
版权所有:河北省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协会 地址:石家庄市长安区广安大街美东国际B座
电话:0311-86054885 邮箱:hbszxqyjscxfwxh@126.com
本网站为服务于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冀ICP备15022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