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召开 楼市政策或密集亮相
发布时间:2019/10/7 4:12:1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召开 楼市政策或密集亮相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化解房地产库存位列“四个歼灭战”之一,此举不在于继续助推楼市,而有助于摆脱土地财政

  本月上旬将过,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的时间也越来越近,有关“四个歼灭战”的战术部署引发市场关注。

  《第一财经日报》日前从多个信源处获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的化解过剩产能,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化解房地产库存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四个歼灭战”,将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内容。而在化解房地产库存方面,多项政策有望推出。

  有接近高层的研究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既然定位是“去库存”,政府调控的目的就不在于继续助推房地产。此外,预计地方政府也将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摆脱土地财政和房地产依赖症。他还称:“让房地产市场重新活络起来,买卖流动起来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要解决多少套库存,完全没有这个说法。”

  去库存并无量化目标

  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前10月全国空置住房又创新高,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却创出新低。上述接近高层的研究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目前中国经济仍然处在下探过程中,能否在一两年内实现触底和转型,房地产可以说是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只靴子。

  房地产库存到底有多少?根据统计局11月公布的今年1~10月房地产数据,截至10月底,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8632万平方米,比9月末增加212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加1180万平方米,再创历史新高。

  库存的持续高位对房地产投资数据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根据统计局数据,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880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增速比1~9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

  尽管统计局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数据,但本报记者采访的多名业内人士和机构分析员均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实际库存和分布存在着许多争议。

  例如,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现有空置房可解决近2亿人的住房问题。但根据统计局数据,按照中国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计算,68632万平方米的“空置”住房仅仅可供2000万人口居住。

  又比如,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4年曾发布一份报告称,2013年中国城镇地区整体住房空置率为22.4%,具体数额为4898万套。报告分析称,中国城镇地区可以实现刚性住房的需求上升限量大约是2300万套,可以实现改善型的住房需求上升限量大约是950万套,总计3250万套。但空置住房4898万套和待售商品住宅350万套,总供给达到5248万套。结论是,现有空置住房完全可以安置无房人员。

  对于这些争议,上述接近高层的研究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中央并没有就具体地方、具体库存数据做出硬性安排,未来的政策布局也是全局性的,更重要的是借助市场的力量引导资源配置和供需流动。

  另一方面,在过去较长的时间内,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和房地产有着很大的依赖。目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大幅回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GDP,也影响到了地方财政。上述研究人士称,预计地方政府将在去库存过程中逐步摆脱这些问题。

  打通保障房和商品房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目前中国房地产最大的痛点正是高库存。业内预计,未来更多刺激楼市的政策有望出台。

  去年以来,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政策,包括降息、公积金政策调整、下调商业贷款首付比例、松绑外资进入楼市等。有分析人士对本报表示,尽管调控政策不会出现大转向,但明年政策出现宽松是大概率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同为国家重要战略性政策的保障房及棚户区改造有望与楼市去库存深度衔接。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曾明确提出“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

  上述接近高层的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在保障房和商品房之间打通一条轨道,是一个“一石多鸟”的创新型调控思路。一方面,房地产有去库存需要,而2015年740万套的保障房目标,又是政府民生工程的一大亮点,二者一拍即合;另一方面,明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实现好房地产的转型升级,解决好老百姓的住房需求,是全面小康的要求。

  目前,这一政策已经逐步进入实质性释放阶段。其中,被视为向房地产市场定向提供信贷流动性手段的棚户区改造货币化补偿安置已陆续到位。

  按照中央部署,国家开发银行已经在年内累计向棚户区改造及其货币化补偿安置投放总计约4000亿元的信贷额度,这一额度的定向信贷投放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从资金量来看,加上财政支持与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所置换的额度,全部资金将达万亿元。

 
版权所有:河北省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协会 地址:石家庄市长安区广安大街美东国际B座
电话:0311-86054885 邮箱:hbszxqyjscxfwxh@126.com
本网站为服务于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冀ICP备15022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