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持牌金融机构与网贷合作内幕
发布时间:2019/10/29 15:23:45

“许阳(化名)已经不在了,但是校园贷还在!”许阳自杀后的第四天,其爷爷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我们希望他是最后一个因为校园贷死亡的孩子,不要让悲剧再重演。”

  在此之前的今年8月31日,刚刚从南京一所211大学毕业的许阳,从南京一商业广场28楼跳下,去世前1年内有10家持牌金融机构向其放贷36笔共计7.2万余元,至去世时尚有2.15万余元贷款未还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获得许阳的央行征信报告显示:10家持牌金融机构分布在全国各地,注册地竟然多达8个省(直辖市),既有银行,又有信托,还有消费金融公司和小贷公司,如此分散的金融机构是通过什么方式获知位于南京的大学生许阳有贷款需求,又是通过什么渠道跟许阳联系上并发放贷款的?

  每笔几千元的贷款,持牌金融机构如何看得上?不远千里来放贷,繁琐的审核流程和风控流程如何把控?需要多高的贷款利率才能覆盖高昂的运营成本和坏账风险?又需要多高的贷款利率才能让金融机构有利可图?

  在这个利益链条上,金融机构直接放款给个人的有一部分,但并不多,还存在着一些网贷公司,暗中扮演助贷的角色,上连持牌金融机构,下连千千万万的像许阳一样的C端,编织起一张巨大的网……

  许阳的死究竟跟哪些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有关联?是否存在违规行为?都需要等待公安机关的调查结果。但这个行业的潜规则,却值得刨根问底,记者对此作了深入的调查。

  《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联系到了一位网贷行业头部机构的一线资深总监谢生(化名),为您深度揭秘背后的利益链条和这张巨大的网。

  持牌金融机构与网贷公司为何走到一起?

  NBD:为什么有银行愿意向网贷公司提供资金合作放校园贷?

  谢生:这个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当地经济不发达,银行的信贷就很难投出去,投出去也担心出现坏账。而另外一方面,越不发达的地区,它的储蓄率越高,这就导致了一些小银行存贷失衡,这个时候银行就得想办法把钱投出去,不投出去不行,因为它的存款也是有成本的。这就是一些小城商行和农商行跟网贷公司资金合作的源动力。

  NBD:全国这么多金融机构,网贷公司具体是怎样对接的?

  谢生:通过系统服务商,他们本身也在给银行提供系统服务。撮合资金合作就算是他们的一块新业务。大家都知道的,银行本身自己的技术能力比较弱,系统开发能力不强。这是一个现状,这也是系统服务商存在的基础。所以呢,这个时候系统服务商就会跟银行提议,你看我给你提供这个系统,不要你给我付钱,我去帮你找合适的网贷机构,你现在有系统了,就可以支持你去跟网贷机构资金合作了,我可以从网贷机构那边收咨询费,把这个系统的钱收回来。而银行不仅仅不出一分钱白得了一个系统,还有了信贷资金投放渠道,还可以赚钱。而网贷机构有了廉价的银行资金支持,不仅赚的钱更多,而且原来他们不能放的一些人群如在校大学生,这个时候也可以放了,因为是银行的资金嘛,银行是持牌机构,法律规定这些持牌机构是可以给在校大学生放款的。所以这称得上是三全其美,多方共赢。

  至于具体的收费标准(系统服务商对网贷公司收费),一般来说行业通用都是按照月均贷款本金的千分之五来收,按月结算,这个月初结算上个月的咨询费。当然啦,这个也不一定,有些网贷机构规模大,客群好,不缺机构资金,可能这个咨询费率就会低,反过来有些网贷机构规模小,客群差点,可能这个咨询费率就会高,最高到3%~4%的我也见过。这个算是比较主流的咨询费计费方式。

  利益链条上都有谁?他们是如何分配的?

  NBD:这些机构分布在全国各地,像许阳这样一位身在南京的大学生,这些持牌机构是如何获得他需要贷款的信息的?

  谢生:这要分两种情况,一是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他本身在做推广,学生可以直接下载其APP进行贷款,这种情况没有网贷公司参与;二是网贷公司通过第三方平台获客后推荐给持牌金融机构。

  NBD:每笔贷款,其间持牌金融机构、系统服务商、网贷公司等利益链条上各环节是如何分配利润的?

  谢生:以年化36%的消费贷款利率为例,8%~12%是付给持牌机构的资金成本,3%是网贷机构的利润,2%~5%是坏账损失,剩下的其实都是获客及平台运营成本。

  持牌金融机构在这场联合贷款中,实际上不承担风险,他们获得8%~12%稳定资金收益,坏账部分都有网贷机构的保证金兜底,通过资金合作投放出去的入表信贷基本上都是0坏账。而网贷公司之所以愿意兜底,一是因为来自持牌机构的资金成本较低,二是因为持牌机构可以合法从事校园贷。

  银行与网贷公司合作放款,是否违规?

  NBD:银行和网贷机构合作资金联合贷款,据你观察主要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谢生:大的环境嘛,肯定就是说消费金融

 
版权所有:河北省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协会 地址:石家庄市长安区广安大街美东国际B座
电话:0311-86054885 邮箱:hbszxqyjscxfwxh@126.com
本网站为服务于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冀ICP备15022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