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
视频新闻 | |
协会新闻 | |
国内新闻 | |
国际新闻 | |
协会通告 |
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唐山分会成立通知 |
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人员名单 |
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保定分会成立通知 |
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关于征集新会员的通知 |
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诚招业务员 |
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业务范围 |
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协会驻省内各地办事处 |
供求信息 |
建设银行:创新推进普惠金融 服务助力小微企业 |
河北 省级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开始申报 |
具备五个条件可申报河北省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 |
农行河北分行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
资金投资合作 |
无边界培训:企业人力资本新引擎 |
技术创新方法培训服务 |
科技查新咨询服务 |
日前,位于香河机器人产业港的北京大呈机器人公司,工人正在检测机器手臂产品。近年来,香河县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特种机器人产业集群。目前,签约入驻该机器人小镇的企业共84家,其中来自北京和天津的企业有75家。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加快”“六个扎实”“三个扎扎实实”等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工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壮士断腕去产能
产业结构偏重是我省的一个重要特点。2013年河北省启动实施了“6643”工程,即:到2017年压减6000万吨钢铁、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煤和3000万重量箱平板玻璃。
提高思想认识。我省成立了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督导检查、考核奖惩、定期调度、新闻发布等工作制度,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协会技术服务、企业严格落实的工作机制。
加强政策支撑。我省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实施意见》《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实施方案》,编制了《河北省焦化行业产能减量置换管理办法》和《河北省焦炭产能压减奖补办法》,进一步明确了重点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转型升级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13—2017年省级财政共下拨近4.5亿元专项资金对水泥、平板玻璃、焦炭等去产能企业给予奖励支持。我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2017年6月研究起草了《河北省2017年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严格执行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标准,进一步构建多部门、多渠道协同推进工作格局。针对重点行业制定出台更加细化的产能交易实施细则,通过实施产能减量置换实现去产能和促转型的有机结合。
狠抓督导落实。压实主体责任,由省政府与有关市签订化解过剩产能目标责任书,并将完成情况纳入设区市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对工作不作为、慢作为的,按照“属地责任、党政同责”约谈相关责任人。完善核查验收,严格按照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县、市、省四级验收标准、验收程序进行检查验收。定期对已公告、已完成淘汰任务企业和设备开展“回头看”工作,确保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经得起时间检验。实行政务公开,严格执行“两公告、一验收、一承诺、一见证”制度,即:每年计划下达、任务完成进行公告;年终进行核查验收;项目申报承诺和现场拆除见证。
2013—2017年,我省累计压减炼钢产能6693万吨,压减炼铁产能6642万吨,压减水泥产能7057万吨、平板玻璃产能7173万重量箱,提前超额完成“6643”工程。压减焦炭产能是我省为减少煤炭消耗、治理大气污染自我加压实施的一项重大决策。2016—2017年,全省共压减焦炭产能2087万吨。焦炭产能由1.14亿吨减少到9300万吨左右,企业数量由92家减少至64家。
经过几年来不懈努力,河北去产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行业集中度显著提高,产业布局更趋合理,装备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绿色发展进展显著。
借力借势调结构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河北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机遇,我省积极作为,主动融入,在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上做文章。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协同机制。先后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河北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和《河北省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规划(2016—2020年)》等政策文件,明确了协同发展中河北的功能定位、承接京津项目的具体举措和责任分工。三省市配合工信部编制完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升级转移规划(2015—2020年)》和《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省工信厅会同北京市经信委编制完成了《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规划(2015—2020年)》,并共同推进了正定新区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园规划制定工作。
开展立体对接,实现产业融合。建立合作机制。2017年1月,省工信厅与北京市经信委共同召开京冀产业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围绕优化产业布局,开展有序对接,完善合作机制等产业协同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京冀两地沟通互动机制、项目对接机制、问题解决机制进一步完善。打造承接平台。我省确定多个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重点平台,逐一明确了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建立了京津冀产业转移项目库,目前已入库项目(包括投产、在建、前期)620多家,总投资约8500亿元。
推动重大项目,补齐发展短板。补信息化短板。三地经(工)信部门编制了《京津冀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建设方案》,加快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共有56万台服务器投入运营。省政府出台《加快发展“大智移云”的指导意见》,明确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加大与京津在“大智移云”等高端高新产业领域的合作力度,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助推工业转型升级。补产业发展短板。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已有113家生物医药企业签约入驻,项目总投资达354亿元。中石化曹妃甸千万吨级炼油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核准。保定市成为争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补产业创新短板。三地共同成立京津冀技术转移协同创新联盟、石墨烯产业联盟。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张家口、沧州等市共建创新中心和研发基地。京津冀三地经(工)信部门联合发布了《京津冀协同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7—2020年)》,加快促进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和示范化应用。
|